国家公务员 广西公务员 广西事业单位 招考武警 研究生考试教师招考 教师资格证
21行测加分丨如何解决“半真半假”题目
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的题目,“几个人分别说了前后两半句话,最后题干告知我们每个人的话都是一半真,一半假。”我们将这一类题目称为“半真半假”的题目。对于这类题目,小编为各位考生提供了如下方法:
接下来我们先来看一道这样的题目。
题目:某次生实物践课上,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给出五种鲜花的图片,并依次编号为①-⑤号,然后要求学生说出其中任意两种花名。
小春说:③号是茉莉花,②号是月季花。
小华说:④号是水仙花,②号是玉兰花。
小秋说:①号是水仙花,⑤号是杜鹃花。
小实说:④号是杜鹃花,③号是玉兰花。
小夏说:②号是茉莉花,⑤号是月季花。
结果是他们每人只对了一半,根据以上条件下列正确的是:
A. ①号是水仙花,②号是茉莉花
B. ②号是玉兰花,③号是杜鹃花
C. ③号是茉莉花,④号是杜鹃花
D. ④号是月季花,⑤号是杜鹃花
【知识点】:判断推理>逻辑判断>朴素逻辑>半真半假题
本题给出五种鲜花和五个编号,要求推出这两类元素之间的正确对应关系。根据“他们每人只对了一半”,我们暂时并不知道哪句真哪句假。我们一般会怎么做题呢?
方法1:假设法。假设小春的前半句为真,小春后半句就为假,,所以③号是茉莉花,②号不是月季花。根据小实的话,③号不会是玉兰花,后半句假,则前半句为真,④号为杜鹃花。根据小华的话,前半句为假,则后半句为真,②号是玉兰花。根据小夏的话,前半句为假,则后半句为真,⑤号是月季花。根据小秋的话,后半句为假,则前半句为真,①号是水仙花。综上,①号是水仙花,②号是玉兰花,③号是茉莉花,④号为杜鹃花,⑤号是月季花。故正确答案为C。
方法2:代入A项,小华说的全错,与“他们每人只对了一半”矛盾,排除;代入B项,小春说的全错,与“他们每人只对了一半”矛盾,排除;代入C项,小春说的一对一错,可得出③号是茉莉花,④号是杜鹃花,②号不是月季花。小华说的一对一错,可得出②号是玉兰花。小秋说的一对一错,可得出①号是水仙花。那么五种鲜花的顺序为:①号是水仙花,②号是玉兰花,③号是茉莉花,④号是杜鹃花,⑤号是月季花。将此顺序验证小实、小夏的话,可以得知二者说的只对了一半,符合题意,当选;代入D项,小春说的一对一错,可得出③号是茉莉花,④号是月季花,⑤号是杜鹃花。小华说的一对一错,可得出②号是玉兰花。那么五种鲜花的顺序为:①号是水仙花,②号是玉兰花,③号是茉莉花,④号是月季花,⑤号是杜鹃花。将此顺序验证小秋说的话,小秋的全对,与“他们每人只对了一半”矛盾,排除。故正确答案为C。
通过这两个方法我们是可以得出正确答案的,但是我们想一想,花了多少时间呢?大约需要1分钟-2分钟,时间可以再少点,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更快做出来的方法。
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小夏的前半句,②号是茉莉花,与小春说的话③号是茉莉花,②号是月季花。是不是发现,小夏的这半句话关联小春的话,小夏的话可不可以为真?答案是不可以的,因为这样的话小春的话都为假。所以,小夏的前半句假,后半句真,⑤号是月季花。小春的后半句假,前半句真,③号是茉莉花;进而由小实的话可知,④号是杜鹃花;由小秋的话可知,①号是水仙花;由小华的话可知,②号是玉兰花。故本题选C。
【正确答案】: C
那接下来我们再练习一个题目。
题目:去年,某镇把甲、乙、丙三个大学生村官分别分配到和丰村,团结村,杨梅村。人们开始并不知道他们当中究竟谁分配到哪个村工作,只是作了如下三种猜测:①甲分配到和丰村工作,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②甲分配到团结村工作,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③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,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。后来证实,三种猜测都是只猜中了一半。由此可以推出( )。
A. 甲分配到和丰村工作,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,丙分配到杨梅村工作
B. 甲分配到团结村工作,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,丙分配到杨梅村工作
C. 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,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,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
D. 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,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,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
【知识点】:判断推理>逻辑判断>朴素逻辑>半真半假题
本题涉及三个人和三个地点,要求推出两类元素之间的正确对应关系。把握题干中的关键信息,寻找突破口解题。
半真半假题目,观察①的前半句“甲分配到和丰村工作”和②的两个半句“甲分配到团结村工作,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”是关联的。①的前半句必然为假,所以①的后半句为真,可知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,则②的前半句为假,后半句为真,即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,结合③可知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。故本题选D。
【正确答案】:D
小编希望各位考生能掌握住此方法,对于半真半假题目能更快地做出来!
在行测复习中你遇到过瓶颈吗?可能花了大量时间去备考,还没别人裸考考的分高?这是因为你复习用错了方式,下面行测5种错误的的复习方式,大家一定要避免!
一个计划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被真正执行,而执行的动力首先是适合自己。赫拉克利特说:太阳每天都是新的,人也是每天都是新的,你不可能和另一个人完全一样。照搬学习计划,初期也许感受良好,但只要中间出现偏差,这种套用会让后期的复习变得低效和痛苦。
现在的考试趋势是资料分析喜欢考硬算,就算能用技巧,也要配合用一些简单的硬算。因此,平时只练技巧,只想练技巧的,考试时就可能出篓子,技巧要练,硬算也要多用,在硬算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,才能将两者融合得更好。考场上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到80%-90%的正确率。
逻辑判断现在有两种出题趋势:一种偏重考可能性推理;一种偏重考朴素逻辑。而考生普遍没有专门练过逻辑思维,导致做题初期会有一种,不好把握的感觉。但实际这两类题的考法很规律,相关的知识原理吃透就可以了。学好知识,反复做题,正确率我觉得可以比言语、图推稳定得多。
行测并不是填空题,不需要死记常识、背词汇,更重要的知晓+理解,而且除非记忆力特别好,一般人其实死记是记不久的,与其将时间花在对做题,不是很有效果的死记硬背上,不如多做题,揣摩出题人的出题风格,培养语感,建议大家还可以多读做过的常识题、言语题。
很多考生会说,读题很费时,有没有什么办法?我知道他们是想获得一些阅读技巧,或者什么解题技巧。但读题费时很正常,不读题,怎么知道该怎么解题!所以你应该要费时间读题,只是你可以通过训练提高你获取关键信息的速度,并在大脑里同步快速转化为解题思路就可以了。
以上,祝大家考试顺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