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中心
推荐资讯
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,一般包括政治、法律、经济、人文、地理、科技、生活等方面,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。今天小编给大家梳理“原始社会中的重要知识点和考点”。
2018年11月22日每日一练
发布时间:2018-11-22 16:09
-
文件大小: 17.5KB
1.
平视意味着不________,挺直腰板对待面前高高在上的人;平视意味着不______,平平和和笑待弱小。
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( )
A.谦卑 骄傲
B.屈卑 傲倨
C.自卑 高傲
D.谦恭 自傲
1.答案: B
解析:
“谦卑”指谦虚,不自高自大。“屈卑”指弯曲、屈从、卑微、卑怯,贬低自己。“自卑”指轻视自己。“谦恭”指谦虚恭谨,待人温和。结合句意可知,第一空应填入表不敢“挺直腰板对待面前高高在上的人”意义的词语,“谦卑”、“谦恭”用在第一空不合适,排除A、D。“自卑”没有体现“弯曲腰板”的含义,不如“屈卑”合适。故本题答案为B。
2.
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,最恰当的一组是( )。
方永刚既是“知者”, ______是一个“行者”,他通过脚踏实地地 _______党的创新理论,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者知行统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________出来。
A.也 躬身 体现
B.更 躬行 发挥
C.更 躬身 体现
D.也 躬行 发挥
2.答案: B
解析:
本题考查实词和虚词的混搭填空。
第一个空格根据前后语意,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意思上都成立,然而根据语境理解,可知作者侧重强调方永刚是一个“行者”,因此选“更”表示递进更符合语意。“躬身”指亲自、亲身;“躬行”指亲自施行。将词语填入原句发现“躬身党的创新理论”缺乏谓语,因此选“躬行”。“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……更好地 _______ 出来”,可知横线处填入的词语应该与“威力”相对应,满足要求的只有“发挥”一词。
综上,正确答案为B。
3.走出家门到大城市赚钱养家,是中国亿万农民工的________。由于各种因素,很多外出农民工无法携带家眷,夫妻二人长期分居。为了寻求心理与生理上的慰藉,越来越多的已婚打工男女组建起“临时家庭”,成为_____在伦理和法律边缘的“临时夫妻”。
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( )。
A.出路 踟蹰
B.憧憬 迷失
C.选择 游走
D.无奈 挣扎
3.答案: C
解析: 第一空,“憧憬”意为向往,首先,亿万农民工“走出家门到大城市赚钱养家”已是事实,不只是“憧憬”;其次,从后文看,这一事实带给农民工很多苦恼,用“憧憬”不合适,排除B项。第二空,A项“踟蹰”意为徘徊,形容心中犹疑,要走不走的样子,文中并未表现这层意思,不选;D项“挣扎”强调的是“临时夫妻”的不幸,与文段强调的“临时”性、“在伦理和法律边缘”不太符合,也不选;“游走”意为游移而不固定,与“临时夫妻”的意思契合,且“游走在……边缘”是固定搭配,所以选C。
4.
在有关科学实践中,没有使用_______的仪器,经过____的调查,进行______的论证,往往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。
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( )。
A.周密 严密 细密
B.精密 周密 细密
C.细密 严密 周密
D.精密 周密 严密
4.答案: D
解析:
空格处的词语要根据其后的搭配名词,以及选项词语的意思、用法来选择:“精密”指精致细密,一般用于形容仪器;“周密”指周到细密,多形容思考、计划;“细密”指不粗疏、用笔细而密或文章结构严密;“严密”指严谨缜密,多用于逻辑、论证。综上,故正确答案为D。
5.
再卑微的人也有不容他人_____的自尊。
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( )。
A.猥亵
B.亵渎
C.侵犯
D.干涉
5.答案: B
解析:
考查实词的语境搭配。“猥亵”形容下流的言语或行为;做下流的动作。“亵渎”指轻慢,不尊重。“侵犯”指非法干涉别人,损害其权利;侵入别国领域。“干涉”指过问或制止。原句可理解为“再卑微的人也有不容他人不尊重的自尊”,因此只有“亵渎”符合语境,故正确答案为B。
6.已知有甲、乙、丙、丁四个数,甲、乙之和大于丙、丁之和,甲、丁之和大于乙、丙之和,乙、丁之和大于甲、丙之和。根根据以上请判断这四个数谁最小?( )
A.甲最小
B.丙最小
C.乙最小
D.丁最小
6.答案: B
解析:
根据题干的意思可知:(1)甲+乙>丙+丁;(2)甲+丁>乙+丙;(3)乙+丁>甲+丙。将这三个式子进行相应的简化就是(1)+(2)可得甲>丙,(2)+(3)可得丁>丙,(1)+(3)可得乙>丙,因此丙最小。因此,本题答案为B选项。
7.
在一列国际列车上,来自英、意、日、德四国的甲、乙、丙、丁四位旅客恰好相聚在某个车厢中。他们每人除了会说自己本国语言外,还会说其他三国语言中的一种,有一种语言三个人都会说。这四位旅客交谈的有关情况如下:
(1)乙不会说英语,当甲与丙交谈时,他却能替他们作翻译;
(2)甲是日本人,丁不会说日语,但他俩却能毫无困难地交谈;
(3)乙、丙、丁三人找不到一种共同的语言进行交谈;
(4)在四人中,没有一人既能用日语交谈,又能用意大利语交谈。
据此,可以推出三个人都会说的那种语言是( )。
A.日语
B.德语
C.英语
D.意大利语
7.答案: B
解析:
第一步:通过(1)和(3)判断有共同语言的人。
由(1)可知,丙和乙有共同语言,丙和甲没有共同语言。由“丙和乙有共同语言”和(3)可知,丙和丁没有共同语言,又“丙和甲没有共同语言”,即可推出有共同语言的三人为甲、乙、丁。
第二步:判断会说的语言。
由(4)可知,日本人即甲不会意大利语,意大利人不会日语。由(2)可知,甲、丁交谈的语言是德语或者英语,又由(1)可知,乙不会说英语。所以三人都会说的语言是德语。故正确答案为B。
8.
根据某国卫生部门的统计数据,贫困家庭儿童的肥胖率要比富裕家庭儿童高出近一倍。根据该国政府2012年12月公布的数据,全国11岁的贫困家庭儿童当中,有超过24.3%的人有体制超标问题,而富裕家庭的同龄儿童肥胖率只有13.7%。因此专家认为,越是贫穷的家庭,越有可能出现孩子体重超标的现象。
以下哪项如果为真,最能支持上述结论?( )
A.贫困家庭一般选择到廉价超市购买食材
B.贫困家庭日常食用的多是价格低廉但热量高的食品
C.贫困家庭儿童与富裕家庭儿童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不同
D.贫困家庭的孩子与富裕家庭的孩子往往在不同的学校就读
8.答案: B
解析:
A、C、D都是无关选项,与体重超标没有必然联系。B属于加强论据。
9.
据某一年的调查报告显示,75%的重大刑事案件未成年罪犯多是单亲家庭。这说明,单亲家庭将极大增加未成年人犯罪。
以下各项如果为真,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( )。
A.这一年,许多家庭父母离婚是因为孩子是罪犯
B.这一年的罪犯比上一年增加了70%
C.许多未成年罪犯的父母关系很好,对孩子极其关爱
D.总犯罪量不变,这一年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数有惊人的增长
9.答案: A
解析: 由条件,A项,“未成年罪犯”导致“单亲家庭”增多,与题干结论为因果倒置,故完全削弱结论。B项,罪犯比上一年增加,但无法确定未成年罪犯所占比重,无法断定是削弱还是支持。C项,父母关系好,对孩子极其关爱,并不是因为单亲家庭才促使未成年人犯罪,削弱结论。D项,选项“成年人犯罪”与“未成年人犯罪”,并不涉及“重大刑事案件”“单亲家庭”的结论,与结论无关。故本题选A。
10.
最近调查显示,许多寻求医疗帮助的人处于很大的压力下。医学研究同时显示,压力能够恶劣影响一个人抵御感染的免疫系统。因此,当一个人处于压力线的时候,他更可能得病。
以下选项最能支持上面的结论是( )。
A.在放假期间,大学医院所处理的疾病数目显著增多
B.在考试期间,大学医院所处理的疾病数目显著减少
C.许多企业报道在职业感到管理压力期间,缺勤显著地减少
D.许多为职业提供健康保险的企业同时提供应付压力的研习班
10.答案: D
解析:
第一步:找到论点和论据
本题论点是当一个人处于压力线的时候,他更可能得病,论据是许多寻求医疗帮助的人处于很大的压力下,压力能够恶劣影响一个人抵御感染的免疫系统。
第二步:判断加强方式
论点强调得病,论据强调压力影响免疫,所以论点与论据间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,需加强论证,在论点和论据间搭桥。
第三步: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
A项:放假期间疾病数目显著增多,说明压力小时得病增多,是削弱题干的结论;
B项:考试期间疾病数目显著减少,说明压力大时得病减少,是削弱题干的结论;
C项:职业感到管理压力期间,缺勤显著地减少,缺勤与得病无直接关系,属无关选项;
D项:既提供健康保险又提供应付压力的研习班,说明健康和压力相关,即在得病和压力影响免疫间搭桥,加强论证,是答案。
综上,故正确答案为D。
11.
燕子:春天
A.知了:夏天
B.山鸡:高原
C.蟋蟀:冬天
D.白药:云南
11.答案: A
解析:
第一步: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
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,且是动物是季节里的代表动物之一的对应。
第二步: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
与题干相同逻辑关系的即为A。B和D没有季节,C中蟋蟀不是冬天的代表动物,故正确答案为A。
12.选秀:平民:明星
A.考试;应届生:公务员
B.蛹;毛毛虫:蝴蝶
C.申请:工人:内退
D.菠菜:波比:大力水手
12.答案: A
解析: 平民通过选秀成为明星,应届生通过考试成为公务员。选秀是一种途径,蛹和菠菜并非途径,可排除B、D两项;明星为名词,内退为动词,据此可排除C项。故本题选A。
13.
《文心雕龙》:刘勰
A.《汉书》:班固
B.《国语》:孟子
C.《诗经》:屈原
D.《孔雀东南飞》:陶渊明
13.答案: A
解析:
第一步: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
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,文学作品与作者之间的对应。
第二步:逐一判断选项
《国语》的作者是左丘明;《诗经》作者不唯一,但不是屈原;《孔雀东南飞》的作者不明。A中《汉书》作者是班固,故正确答案为A。
14.
冲突:解决:和谐
A.吵架:爆发:混乱
B.生活:富裕:美好
C.噪音:消除:安静
D.兴奋:镇定:放松
14.答案: C
解析:
第一步:判断题干词语之间第一重逻辑关系
题干前两个词语间是倒置的动宾结构,解决冲突是动宾结构,A项前两个词语是倒置的动宾结构。B项前两个词语是偏正结构。C项前两个词语是倒置的动宾结构。D项前两个词语是反义词关系。排除BD项。
第二步:判断题干词语之间第二重逻辑关系并判断选项
题干前两个词语间和后一个词语构成对应关系,解决冲突是为了和谐。A项>爆发>吵架的目的不是混乱,不符合题干逻辑。C项消除噪音的目的是为了安静,符合题干逻辑。因此答案为C。
15.电:手机
A. 风:风车
B.螺旋桨:直升机
C.水:船
D.光:植物
15.答案: A
解析: 电是手机运行的动力来源,风是风车运行的动力来源。而B螺旋桨不是直升机的动力来源,C项水不是船的动力来源,D项光不是植物生长的动力来源。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。
公务员
上一页
下一页
上一页
下一页